2020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華為云大數據挑戰(zhàn)賽由清華大學、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lián)合舉辦,華為云大數據平臺提供支持,以企業(yè)真實場景和實際數據為基礎,面向全球開放的高端算法競賽。
2016年,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軟件工程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了“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China Collegiate Computing Contest,簡稱C4),第五屆(2020年)“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繼續(xù)由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主辦。大數據挑戰(zhàn)賽是其中的一項重要賽事,在2018年被選入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廣泛好評。
2020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華為云大數據挑戰(zhàn)賽(以下簡稱“大賽”)是由清華大學、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lián)合舉辦,華為云和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提供支持,以企業(yè)真實場景和實際數據為基礎,面向全球開放的高端算法競賽。大賽旨在通過競技的方式,提升人們對數據分析與處理的算法研究與技術應用能力,探索大數據的核心科學與技術問題,嘗試創(chuàng)新大數據技術,推動大數據的產學研用。
大賽詳細地址:https://competition.huaweicloud.com/information/1000037843/introduction
一、 參賽對象
本次大賽開設在校學生和在職人員兩個通道,其中在職人員不占用在校學生晉級和獎勵名額,具體見后面小節(jié)說明。
1. 在校學生隊伍要求
大賽面向中國及境外在校學生(包括高職高專、本科、研究生),具體要求如下:
(1) 可以自由組隊參賽,每個參賽隊伍人數可為1–3人,參賽隊員必須全部為在校生,允許跨年級、跨專業(yè)、跨校組隊。
(2) 每人只能參加一支隊伍(即個人參賽后不可再與他人組隊參賽,或個人參加一個隊伍后不可再參加另一個隊伍),每支隊伍允許最多有一名指導老師,指導教師須為在職高校教師。
(3) 參賽者報名時應具有在校學籍,已畢業(yè)的學生不具備參賽資格。
(4) 參賽選手應保證報名信息準確有效,填寫報名信息時應在大賽報名頁“備注”欄提供學信網的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編號。
2. 在職人員隊伍要求
在職人員是指在單位工作的非在校生,具體要求如下:
(1) 可以自由組隊參賽,每個參賽隊伍人數可為1–3人,隊伍中只要有一名在職人員,則整個隊伍將視為在職人員隊伍。
(2) 每人只能參加一支隊伍,參賽選手應保證報名信息準確有效。
3. 禁止參賽人員
(1) 大賽主辦和技術支持單位如有機會接觸賽題和相關數據的人員不允許參賽。
(2)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職人員(不含實習生)不允許參賽。
二、 賽制說明
本次大賽分為報名&組隊、熱身賽(可選)、正式賽(包括初賽、復賽和決賽)等階段,其中熱身賽的目的是幫助選手進行前期訓練學習以及熟悉華為云大數據平臺,由選手自愿選擇報名并在華為云平臺進行比賽;初賽均由參賽隊伍下載數據在本地進行算法設計和調試,并通過大賽報名官網提交結果文件;復賽要求參賽者在華為云大數據平臺上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可使用平臺提供的計算資源和工具包;決賽要求參賽者進行現場演示和答辯。
1. 報名&組隊(4月17日 – 5月31日)
參賽選手須在大賽官網報名并且組隊參賽(即使單人參賽也要組建單人隊伍),大賽不收取任何報名費用。
(1) 大賽報名系統(tǒng)開放時間是2020年4月17日10:00,截止時間是2020年5月31日17:00。
(2) 大賽官網:https://competition.huaweicloud.com/information/1000037843/bdc2020
(3) 大賽官方交流QQ群:566353409 / 758344321
報名截止之后,不再允許添加或更改指導教師和任何隊伍成員。如有中途退出情況,只允許在參賽隊伍內部更換隊長或刪除隊員。參賽隊伍須應在決賽開始前向大賽組委會提交成員更換申請,由參賽隊伍全部成員親筆簽名,經由大賽組委會審核后變更生效。
2. 熱身賽(4月17日 – 6月1日,自愿選擇參加)
熱身賽要求選手基于華為云一站式 AI開發(fā)平臺 ModelArts開發(fā)模型及提交評測,并使用華為云 對象存儲服務 OBS以存儲訓練數據、代碼、模型等文件。
熱身賽的開始時間是4月17日10:00,結束時間是6月1日17:00,每個參賽隊伍每天可以進行3次提交,系統(tǒng)立即進行評測并返回成績。排行榜將選擇參賽隊伍在本階段的歷史最優(yōu)成績進行排名展示,每兩個小時更新排行榜。
特別說明:
(1) 熱身賽的賽題為“交通流量預測”。
(2) 熱身賽排名不區(qū)分在校學生隊伍和在職人員隊伍。
(3) 熱身賽由選手自愿選擇報名參加,其成績不會影響正式賽成績;選手也可以直接報名參加正式賽,最終大賽成績以正式賽為準。
3. 初賽(6月2日 – 6月30日)
參賽隊伍可從大賽官方網站下載數據,在本地進行算法調試,并在線提交結果。
正式賽的賽題為“船運到達時間預測”。
初賽A階段:6月2日10:00 – 6月26日22:00,每個參賽隊伍每天可以進行3次提交,系統(tǒng)立即進行評測并返回成績。排行榜將選擇參賽隊伍在本階段的歷史最優(yōu)成績進行排名展示,每兩個小時更新一次排行榜。
初賽B階段:6月27日10:00 – 6月30日12:00,系統(tǒng)將在6月26日23:00更換測試數據,參賽隊伍需再次下載數據文件。初賽排行榜將選取參賽隊伍6月27日起產生的成績進行重新排名。
初賽截止時間是6月30日12:00,最多有110支隊伍晉級復賽,晉級規(guī)則如下:
(1) 100支在校學生隊伍:單獨進行排名之后,初賽成績排名前100名隊伍將進入復賽,同時前10名隊伍還將獲得初賽獎勵;
(2) 10支在職人員隊伍:初賽成績在所有隊伍(包括在校學生隊伍和在職人員隊伍)的總排名中進入前100名,并且處于在職人員隊伍的前10名;同時進入總排名的前10名隊伍還將獲得初賽獎勵。
4. 復賽(7月13日-8月10日)
復賽參賽隊伍需要在華為云大數據平臺上完成數據處理、建模、算法調試、生成結果等,所有比賽數據不可下載,可使用平臺提供的計算資源和工具包。
復賽A階段:7月13日10:00 – 8月9日21:00,每個參賽隊伍每天可以進行3次提交,系統(tǒng)立即進行評測并返回成績。排行榜將選擇參賽隊伍在本階段的歷史最優(yōu)成績進行排名展示,實時更新排行榜。
復賽B階段:8月10日00:00 – 8月10日12:00,系統(tǒng)將在8月6日23:00更換測試數據,參賽隊伍應根據新的 數據集 提交模型(在線一鍵提交)。復賽排行榜將選取參賽隊伍8月7日起產生的成績進行重新排名。
復賽截止時間是8月10日12:00,最多有12支隊伍晉級決賽,晉級規(guī)則如下:
(1) 10支在校學生隊伍:單獨進行排名之后,復賽成績排名前10名隊伍將進入復賽;
(2) 2支在職人員隊伍:復賽成績在所有隊伍的總排名中進入前10名,并且處于在職人員隊伍的前2名;
(3) 所有晉級決賽隊伍的代碼需要進行審核,審核不通過的隊伍將取消決賽資格,其名額順延到其后面的下一個隊伍。
5. 決賽(8月下旬)
決賽將以現場答辯會的形式進行,晉級決賽團隊需提前準備答辯材料,包括答辯PPT、參賽總結、算法核心代碼。
(1) 在答辯現場,每支隊伍面對評委有15分鐘的陳述時間和10分鐘的問答時間。評委將根據選手的技術思路、理論深度和現場表現進行綜合評分。
(2) 決賽分數將根據參賽隊伍的算法成績和答辯成績加權得出,評分權重為復賽B階段70%,決賽答辯30%。
決賽地點和時間安排另行通知,受邀參加決賽的選手在決賽期間的食宿由大賽組委會安排,往返交通費及其他費用自理。
三、 獎項設置
1. 熱身賽獎項
大賽將提供100元華為云資源代金券,成功報名的參賽者可點擊頁面上方“領取”獲得代金券(每位參賽者僅可領取一次)。另外,熱身賽將設置以下獎項和獎品:

2. 初賽獎項
初賽最終排行榜的前20名隊伍頒發(fā)初賽名次證書,初賽名次獎不區(qū)分在校學生隊伍和在職人員隊伍。
3. 復賽與決賽獎項
大賽獎金池總額為30萬元人民幣,所有獎金均為稅前金額。

另外,入圍決賽參賽隊伍的指導教師獲得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頒發(fā)獲獎證書。
4. 周周星
自大賽公布排行榜之日起,正式賽的每周榜單排名前三名的參賽隊伍將獲得周周星。周周星以每周五中午12點的評分為準,取前三名,發(fā)放精美紀念禮品;對于前面已經獲得周周星的隊伍,不重復發(fā)放,名額按名次順延。
5. 其他激勵
招聘綠色通道:復賽排名前50的在校學生隊伍可直接獲得華為校招面試直通卡(即招聘省略簡歷篩選及筆試篩選階段,直接進入面試階段 ,2021年底前有效)。
四、 違規(guī)處理
參賽者應本著誠實、公平的態(tài)度參加比賽,如在以下情況出現違規(guī),大賽組織委員會(簡稱“大賽組委會”)有權取消參賽者所在隊伍的參賽資格,情節(jié)嚴重者將通報參賽者所在高校并追究其違法責任。
(1) 賬號使用:參賽者有義務保證賬號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且賬號僅限于參賽者本人使用;參賽者禁止使用多賬號參賽,同一參賽者不可使用多個賬號進行提交、刷分操作;如根據判斷認為參賽賬號存在異?;蜻`背正常使用條例,組委會可以單方面暫?;蚪K止該賬號登錄大賽平臺。
(2) 比賽成果:嚴禁參賽隊伍之間相互抄襲。如不同參賽隊伍提交結果高度相似,經判定存在抄襲行為的,組委會將取消相關參賽隊伍的參賽資格,相關參賽成績無效。另外,參賽者應保證其在比賽過程中所產出的所有成果未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識產權、商業(yè)秘密及其他合法權益。如第三方因為參賽者侵權行為提出索賠、訴訟等,參賽者應承擔由此產生的全部責任及損失。
(3) 數據使用:對于大賽提供的數據(數據集),參賽者須僅在比賽場景下使用,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比賽之外的任何數據參賽。對于不提供下載的比賽數據,參賽者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復制、下載或獲取。參賽者如發(fā)現任何出現數據未授權訪問的可能,應立即通知組委會并積極提供相關信息。
(4) 代碼分享:在大賽舉辦期間,未經組委會同意,參賽者禁止公開分享與賽事相關的數據、模型和代碼;大賽結束之后,參賽者可以在擁有模型和代碼的知識產權的情況下自行選擇公開分享,但需要確保此類公開共享不會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識產權、商業(yè)秘密及其他合法權益。
(5) 參賽者若在參賽過程中發(fā)現相關規(guī)則漏洞或技術漏洞,有義務及時告知資委會相關漏洞的信息,組委會將對提供相關信息的參賽者表示相關感謝;若參賽者利用相關漏洞進行參賽,經判斷查證后,成績將會被判斷為無效成績。
五、 申訴與仲裁
(1) 參賽團隊或選手對不符合大賽規(guī)定的設備、工具和軟件,有失公正的評判和獎勵以及工作人員的違規(guī)行為等,均可向大賽組委會提出申訴。組委會負責受理比賽中提出的申訴并進行調解仲裁,以保證大賽的順利進行和大賽結果的公平公正。組織委員會作出的仲裁結果為終局決定。
(2) 申訴報告應明確申訴內容,指定一名成員作為聯(lián)系人,并要有參賽隊伍成員的簽名,否則申訴將不予以受理。
(3) 組織委員會將在收到申訴之日起5個工作日之內受理,并認真核查和處理。
六、 其他
本大賽規(guī)程的最終解釋權歸“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華為云大數據挑戰(zhàn)賽”組織委員會所有。
“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華為云大數據挑戰(zhàn)賽”組織委員會
